食品实验室的设计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实验室,工作起来事半功倍。
食品检测实验室在专业上涉及到食品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食品感官品评等多个学科,在功能上又涉及到给水、排水、通风、排风、强电、弱电、空调、消防、废气、废液处理、集中供气等复杂的工艺技术,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安全、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因素,因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合理定位,科学规划
在构建专业实验室的流程中,“构”的部分至关重要,它包括了实验室的定位和规划,是整个实验室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实验室定位是指:实验室在国际、国内的定位(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实验室在行业(系统)内的定位;实验室在社会中的定位(行使政府职能第三方检测通用实验室)实验室在所处地理区域的定位。实验室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验室建筑规划,二是实验室工艺规划。
实验室建筑规划包括建筑外观、风格、高度、园区布局等;实验室建设之前,调查实验室需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确定整个实验室3~5年规划的过程,因此需要进行大量前期调研工作,既要明晰自身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要广泛地考察相关单位已建成的实验室,学习其经验和教训。
此外,还应该从理念上充分认识到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工作环境的构建以及环境造就出的工作方式,而不是仪器和家具的简单组合。
02食品实验室的布局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考虑到食品检测实验室的专业性,在食品检测实验室布局过程中,应该根据食品检测实验的特点。正确分析食品检测实验室的结构构成及组成部分,掌握科学性原则,在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整体结构和具体功能区的划分中,考虑到实际使用的因素,确保食品检测实验室整体布局能够在科学性上达标,确保食品安全实验室布局需要。
二是合理性原则。基于对食品检测实验室的了解,食品安检测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合理的布局,是提高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利用效果的关键。根据当前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构建实际,在具体的布局过程中,掌握合理性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合理性原则主要是指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在布局中应保证每个设备和每个区域的布局都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并提高功能区的作用,确保实验设备能够得到充分使用。
三是节约性原则。基于成本考虑和空间考虑,食品检测实验室的总体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各项功能区和实验设备的优化,对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布局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03食品实验室的布局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